
98 08 國內出遊又該怎麼帶呢?一樣,用袋子帶 (好冷 )
自己寫完上面的提字後,自己都忍不住一直大笑
文章真的會跟本人一樣耶
我本人話很多,沒想到連寫個網誌也是廢話一堆
明明一個出遊行李篇居然也可以讓我寫到被斷文
而且這才一半而以喔
因為有之前被斷文的經驗
這次我還自己事先審核一遍,刪了快1/3的照片起來
早知道還是會被斷文就不刪了
又廢話、浪費字數了啦,快點回到原題
話說接續國外出遊行李篇這裡只寫到大行李箱而以
接著要說隨身斜背包部份
下面是出國時一個大行李箱,一個隨身斜背包 (大行李箱內容看國外行李篇)
隨身包裡面大約放這些東西 (相機正在拍,所以用框框表示)
LeSportsac這牌子標榜輕、耐用及萬能性。這也是我之前在用的媽媽包
最前面二個小裝子,一個裝計算機;一個裝衛生紙、濕紙巾 (以常用、方便取出為主)
國外因為貨幣單位常要換算,所以隨身帶計算機比較方便。(這個還有日期及鬧鈴功能喔)
另外想殺價語言不通怎辦?計算機按下你想殺的價格給對方看,他們就知道你意思了啦
中間大格區:背巾、尿布袋、萬用袋、薄外套 (視情況)。基本上大樣物品都放這邊
萬用袋:為了不要打開包包就看到一堆東西,所以(隨身)化妝包也會放裡面
除了化妝包外,一些備而不用的東西也全放這
現在航空站規定一些物品是不能隨身帶上飛機
像液體、尖體 (萬用刀、指甲剪)、膏狀(口紅也算這類)、面膜............
不過規定上有表示用一定大小的透明夾錬袋裡面還是可以放一定cc數之內的液體啦
可是有一點要特別注意
不同的國家(航空公司)規定的內容及cc數都不太相同
而且像美國線的檢查就非常嚴格 (就算不是去美國,但最後終點是美國你只是中間轉機也是一樣)
因此為了方便,我都把這個萬用袋先放到大行李箱最外層 (有拉錬那層,拉錬有被行李扣鎖住,所以不怕被拿走)
然後出境、領到行李箱後,再把這萬用袋拿出來放在隨身包裡面
如果baby要泡奶粉或是吃的副食品怎辦?
沒關係啦,只是事先跟領隊說一聲
請他們幫你跟航空公司申請就好了 (但是一定要先申請,不然會被沒收喔 )
中間較薄層:這包包也是俗稱媽媽包,因為這區的下面有個拉錬,拉錬一拉開這層就變寬可以放更多東西喔
裡面小袋子後面則是放護照包
這邊建議放比較不常會用到的東西 (因為護照包也放此層),裡面小袋子則可放門票、收據及小單子
錢錢、護照包:這個包包個人也是超推。其實它不大也不厚,但是卻很能裝
基本上出國我會帶大小二個錢包
出國「財不露白」很重要、「風險分開」也是很重要
所以小錢包會放老公那或口袋,方便買東西直接拿出來用 (後面有介紹)
而大鈔及護照則會放在此大包包裡
白天用小錢包付錢,晚上回房間後再把花掉的錢補過去小錢包裡
另外我會將這次帶的錢寫在白紙上面,晚上補錢時還可以順便記錄一下
然後白紙還可以依面額及國幣分開放夾在不同國幣中間,方便區隔
另外信用卡如果帶二張以上的話,請選不同發卡銀行各一張
這是怕萬一第一家銀行網路系統有問題時,還有第二家信用卡可用
(這事是真的會發生,但是二家同時出問題就算你雖)
另外最好一張VISA卡,一張用 Master CARD
因為每個國家所慣用的信用卡都不相同,像日本就是JCV CARD比較普遍
備用信用卡及大鈔記得藏放好
另外一邊則可放到四本護照。因為一次四本,所以我都把旅行社裝的護照夾拔掉才不佔空間
出國不用帶身份証、駕照 (除非你有國際駕照,想要去當地租車來開)
怕在台灣的路上被臨檢怎辦?放心~護照等同身份証,有問題拿你的護照出來就可以了
之前要重辦咕比的健保卡時,因為他沒有身份証 (這麼小當然沒有)戶口也被遷到我大嫂他家那邊
要去跟他們借戶口名簿又麻煩,所以當時我就是直接拿咕比的護照去辦理
隨身小錢包:裡面建議放小面額。總金額則自己視預算來放。信用卡建議放當地最通用的那一張就好
最後則是最外面長長的那層:這邊也是放常會用的東西,因為我有寫遊記習慣,所以裡面東西我一天會拿個N遍
另外像家裡鑰匙、車鑰匙、電話怎辦?國內的錢到國外也不見得通用喔
我的習慣是上面這些東西出門時放一個固定包包,再放隨身包包裡
等到國外第一晚時就丟進大行李箱內 (接下來幾天行李箱都會跟著人跑,不用擔心不見)
要回家最後一晚時,再拿出來放回隨身包包帶著走就好
基本上在國外我們不太會打電話 (事業沒做這麼大啦),而且國際漫遊很貴
所以除了晚上在房間才拿出來打回來報平安外,電話是處於關機狀態 (都到國外渡假了,還接什麼電話嘛 )
至於小錢包嘛,因為我們住台北,到機場不遠
所以是開車停在信用卡提供的機場停車場,因此台幣不會帶太多。準備約來回差不多金額的現金就好
家裡鑰匙、開車的車鑰匙這些在台灣才會用到的東西就全放一起
丟到大行李箱去才不會每天背得重得要死,然後又要擔心會不會被偷、不見
以上差不多就是隨身包的東西了
另外像嬰兒手推車想帶的人也是可以帶去喔
嬰兒車是可以隨身帶到飛機門口,然後空姐會在機門口接過去放好
等到下飛機時,再到機門口跟空姐領就好了
一般上遊覽車時,當地領隊或地陪則會在車門口幫你把嬰兒車接過去放在行李區
等到目的地你一下車時,不用你講,他們就會自動幫你拿出門放在車門邊等你來領
不過要不要帶嬰兒車也要看去的國家啦
像歐美、日本這種先進國家來講,基本上他們的無障礙空間做得很好,所以很方便使用
但是有些落後國家或是要走訪古蹟之旅的地方就不建議帶了
不過要帶也是可以啦
你可以下車前先問領隊下一個地點好不好走,如果不想推就叫他們把推車放車上就好
接下來就是國內旅遊篇
國內旅遊時會帶三個袋子:後背背包裡面差不多就是上次介紹的內容(點這看媽媽包)、手提袋、小型行李箱

行李箱內容差不多跟大行李箱一樣,主要不同則是衣服的數量

第一層:萬用變化插座就不用帶了;醫藥袋我的媽媽包裡則有準備小朋友簡單的藥品,所以也不用帶到大的那袋

基本上真的不舒服或生病時,在國內看病或到小7買成藥都很方便
因此除了個人每日必吃藥品外,我是覺得不用再特別帶啦
反正小7幾乎全台都有設點就不用太擔心
不過小朋友的退燒藥、退熱貼個人建議還是要隨身帶著比較安全,畢竟小朋友退燒藥是不能亂吃的
如果是要到像蘭嶼這種偏遠、落退地方時,那麼一些簡單成藥就必需要準備好帶過去了喔
換洗衣服也是用壓縮袋裝著,放在各類袋子下面 (壓縮袋用法在國外行李箱篇)

另外像國內旅遊天數比較短,所以尿布也不用帶到這麼多
這樣其實空間就會差很多了
除了尿布變小包的,醫藥袋拿走外,我把大的行李箱東西全移到小的來了 (小的放進大的裡,這樣很清楚二者差多少)

基本上國內、外的東西都大同小異
所以平常一袋袋整理好,等到要出去玩時只要一拎裝箱就OK了
像泳游用品袋是不管夏天還是冬天都必定會帶
因為夏天可以玩水;冬天則可以洗溫泉
國內各大小飯店、民宿基本上都會提供盥洗用品,所以不帶沒關係 (偏遠地區就不一定喔!)
另外之前跟某些麻麻聊天有提到,國內旅遊有需要用到行李箱嗎?
其實這也是看人啦
你想用大的提袋也是可以,不過那要肩掛或手提會很笨重
況且行李箱裝東西也好裝,還可以用托的方便又省力
目前為止常在各大小飯店、民宿看人家都是這樣帶,還沒有被笑過啦 (這句是寫給某位麻麻的老公看的

手提袋:這個主要是自己開車時,可以放在車內、晚上直接提到飯店用的

我跟老公出去玩時很愛買當地小吃或零食
有時一天會跑二、三個地方,這樣就可能買二、三袋地方小吃來吃
可是往往車上沒吃完或是晚上想帶到飯店去吃時
這樣下車除了行李箱外,就還要拿個大袋、小袋,有的沒有的東西
別忘了,還有小朋友要牽、要抱
所以帶著一個這種手提袋的話,只要下車就可以把想帶走的東西全放進去就好了
(垃圾放裡面帶到房間去丟也不怕被人看到

另外開長途的車或是山路時,有時口渴也不一定能找到商店買飲料
所以我也會準備一個水壺放車上想喝就有
晚上到飯店時,我會再換新的開水進去
也可以放冰箱,第二天就有冰開水喝了
因為開車出遊有時在車上時間會很長,小朋友有可能會睡著
所以還在放小的洞洞毯在車上可以蓋
下車時會一併帶到飯店裡去,晚上睡覺時給他們蓋肚子
(一般我們都是選一張大床,一床只有一條綿被,自己帶小毯子才不怕晚上沒蓋到肚肚而感冒)
這個洞洞毯超超超好用,我家有一條大的二條小的
小的折起來很小、完全不佔什麼位子
別看它一個個洞,它可是透風又保溫喔
另外準備個塑膠袋,房間一般都有提供茶包之類的東西
晚上沒泡沒關係,用袋子通通裝起來帶走
這樣到了別處想喝就有得泡
(建議吃的全放同一處才不會忘了拿而壞掉)
還有像尿布其實也可以放一些在手提袋裡
還有雨具、小朋友的玩具這些在車上會用的有的沒有的東西
像我家車子裡面我固定都會放一把水果刀及一袋空的塑膠袋
出去玩有時會買當地水果來吃
車上放把刀及塑膠袋就可以派上用場了喔
終於全部寫完,真的是太好了

這些是我個人的經驗啦
如果有不足的地方也歡迎大家一起交換經驗
趕了二天終於全部寫完
我要陪我兒子寫功課去了
(唉~媽媽真偉大

《相關網誌》
串聯遊戲─包包大公開
包包大公開之國外出遊行李篇
包包大公開之國外隨身包篇&國內旅遊行李篇
大家看在我這麼努力搬來又搬去的份上
請給我個推推,來個精神上的支持喔
